请联系Telegram电报飞机号:@hg4123
足协杯全华班-*-足协杯全华班规则_足球欢呼_体育中华职棒

足协杯全华班-*-足协杯全华班规则

2025-02-02 18:13:38 足球欢呼 皮和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足协杯全华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足协杯全华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足协杯只允许全华班参加比赛怎么样,有什么利弊?

足协杯作为中国足球的另一个赛事,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不过尴尬的是一度被视为鸡肋赛事,各支球队参与热情并不高。随后经过足协努力的推广和改制,逐渐被重视,到目前为止,足协杯的参与球队已经达到72支,业余球队也可以参加,真正实现全民足球。

足协杯全华班-*-足协杯全华班规则


那么如果足协杯只允许全华班参与的话,好处一是让更多的国内球员得到比赛的机会。

二是加强国内球员,尤其是中前场的进攻球员,解决比赛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大脚找外援。这也是目前国足的锋线球员所欠缺的!

三是,让国内球员对教练战术思想能有更深的理解,相互之间能有更好的配合,也能更好去执行战术。

而目前中超、中甲的球队在与中乙或者业余球队比赛,都是全华班。这样结果就是比赛更加焦灼,2017年足协杯,上港和苏州东吴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点球大战踢到14:15。2016年足协杯第三轮,苏宁对阵武汉宏兴,宏兴全场大摆大巴,各种卧槽,只为点球大战,最后伤停补时被戈伟绝杀,恼羞成怒,殴打苏宁球员。

那么全华班比赛的弊端就是观赏性低,比赛不流畅,战术混乱。最主要的比赛偶然性增加,一旦实力不佳的球队夺冠,获得亚冠资格,和其他联赛的水平相差更大,极易爆出惨案,影响中超联赛的亚洲成绩,和形象。

而K联赛和J联赛,在他们本国球员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已经在大赛上实现全韩班,全日班的操作。目前来看中国足球要实现全华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宁夏山屿海1比0战胜北京北控,恒大足协杯“全华班”战中乙球队能赢吗?

全华班再一次出战,我们也会相信拥有多名国脚的的广州恒大必然能够从容面对。

今天下午,2018中国足协杯第3轮的比赛仅需进行,中乙球队宁夏山屿海1比0战胜中甲北京北控。中甲球队在足协杯被中乙球队淘汰,很多人认为是用“全华班”中甲居然打不过中乙,那么这些球队对于外援的依赖性十分之强了。

当然,两支球队的胜者将会在下一轮的中国足协杯中面对中超霸主广州恒大。不过,也有人怀疑,恒大会不会使用“全华班”都难以战胜中乙球队宁夏山屿海队?毕竟恒大在上赛季使用全华班也只是2:1战胜了梅县铁汉,险些“翻船”。

“全华班”近几年都是恒大追求的目标,也在之前参加足协杯的比赛中多次使用“全华班”。而且,恒大拥有多名中国国脚必然会比中乙球队的球员要强,只要球队摆正心态认真比赛必然会顺利拿下中乙球队。

您的“订阅”是我的动力,请大家“关注”本人的头条号,医学与体育相结合是特色!

恒大发布新规:每场联赛外援不超2人,一线队实行末位下放制。对此你怎么看?

谢谢您的邀请!2月17日,恒大发布新规,规定本赛季中超每场比赛外援上场不超过2人、一线球队实行末拉下放和预备队实行首位晋升两制,我感觉至少有两点值得关注:

第一、恒大全华班设想提速。根据两年前提出的全华班思路,恒大一直在稳步推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更新换代提速。恒大在引进本土球员方面不遗努力,特别是为了实现球队新老交替,一直没有停止过年轻球员的引进。新赛季,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更是不惜放弃一批当打之年的中生代球员。

2、增加本土球员上场机会。减少外援上场人数,目的当然是为了增加本土球员的上场比赛机会。引进了年轻球员,就要能让他们有机会上场比赛。否则,像早些年那种为屯积、削弱对手而引进,只会招来种种非议。每场比赛外援不超过2人,意味着整个赛季(联赛)至少增加了30人次的上场机会,这个影响肯定会非常大。

第二、恒大为什么突然提速呢?恒大在这个时间节点突然发布新规,肯定让人思考其动机究竟是什么。我觉得既要看到问题,又要对此作一些思考,才是客观公正的态度。

1、外因。这个外因,肯定是来自管理部门。目的,就是为了备战奥预赛和世预见赛,让更多的国脚得到联赛的锻炼。我甚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这是“投桃报李”的结果。这个“桃”,即韦世豪等多名年轻国脚。“李”,即恒大新规。

如果上述两赛小组出线,我相信下赛季的中超,恒大的新规可能将会成为管理部门的文件或者以类似恒大新规的形式,甚至更激进的措施,在所有中超俱乐部中推行,目的就是奥运会和世界杯入场劵。

2、内因。当然是为了实现恒大的全华班战略,而之所以突然提速,就是因为今年的两赛出线任务。或许,恒大从相关部门那里得到了某些指令,又或者是恒大的“帮助”某些管理部门在“试水”,取得经验后再进一步推广。

但从高价引援到全华班,恒大的做法对于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效果如何,肯定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至少有可能是恒大以牺牲联赛成绩换取全华班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或者实现,正像当初天价外援是为了吸引观众、营造市场一样,如今“去外援”化,是否会让人觉得是倒退、甚至是破坏联赛?没有了夺冠这个联赛的硬指标,全华班是否更能吸引观众、更好地营造市场?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么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很显然,下放制和晋升制,只是实现全华班的一个手段。但这个手段显然又与建设职业、规范的俱乐部管理缺席可能相冲突,如何平稳主教练与俱乐部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效果如何。又或者,恒大是在探索一条中国足球俱乐部建设的特色之路等等,这些问题还值得再观察。

广州恒大在响应足协政策的道路上又走在了其他俱乐部的前面。先是签下韦世豪、何超、张修维、刘奕鸣、高准翼五大年轻国脚,为球队内部的新老国脚交替做准备。再颁布末位下放制和首位晋升制来提高球队内部的竞争力,这种循序渐进的策略非常值得称赞。

首先,末位淘汰制和首位晋升制其实在上赛季已经初步实验过了,取得的效果也非常的明显。考虑到球队的老资格球员太多,新来的年轻国脚很难得到锻炼的机会。这种竞争制度不仅能够鞭策老队员,也能提高新球员的积极性,彻底做到了公平公正。可谓是一举两得。

其次,每场比赛只上两名外援等于多给了一名本土球员表现的机会。在目前的中超大环境之下,本土球员的生存越来越困难。首发名单11人,扣掉门将、外援(基本上都是固定3人)、U23球员(固定首发1人),大部分球员都只能进竞争剩下的6个名额,可谓是僧多粥少。也只有拥有保利尼奥和塔利斯卡这种超级外援的恒大才有这样的条件给本土球员多增加一个上场名额。

当然,恒大这样做也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国家集训队的翻版。很多恒大球迷也会担心自己喜爱的俱乐部变成了全华班后可能会掉进降级区。毕竟中超说到底还是外援当道,即便恒大集齐国内所有优秀的本土球员也很难跟外援抗衡。以中国足球现在的水平,全华班终究只是乌托邦式的梦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足协杯全华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足协杯全华班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